俄罗斯海军近年来遭遇诸多挑战,其唯一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更是命运多舛。这艘承载着苏联海军荣光的巨舰,自1991年服役以来就问题频发,如今深陷维修泥潭,甚至传出可能提前退役的消息。
这艘排水量6万吨的航母采用独特的滑跃起飞设计,理论上可搭载24架苏-33战斗机和12架直升机。但实际服役期间,其动力系统故障频发,航行时常常拖着滚滚黑烟。2016年叙利亚作战行动中,接连发生两起舰载机坠海事故,暴露出舰载航空系统的严重缺陷。
2017年启动的现代化改造工程本应让这艘老舰重获新生。原计划耗资8亿美元,更换老旧的蒸汽锅炉和电子设备,使其再服役25年。但接踵而至的灾难让计划彻底失控:2018年承载航母的PD-50浮动船坞突然沉没,70吨重的起重机将飞行甲板砸出大洞;2019年维修期间又突发大火,烧毁大量关键设备。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上亿美元损失,更让维修工期从原定的2021年无限期延后,预算飙升至惊人的30亿美元。
展开剩余57%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军费优先保障前线作战,航母维修项目陷入停滞。2025年7月,船厂负责人坦言工程可能终止,这艘饱经风霜的巨舰或将面临拆解命运。对此,俄海军内部意见分歧:务实派认为继续投入得不偿失;传统派则担忧失去航母将重创海军战略威慑力。
美国媒体特别关注此事对俄军火出口的影响。作为俄罗斯军工的金字招牌,库兹涅佐夫号在军贸谈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印度为例,2004年俄方以免费赠送戈尔什科夫号航母为诱饵,最终通过改装工程和配套战机销售获利超过45亿美元。这艘更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的航母2013年交付后,印度又陆续采购45架米格-29K舰载机,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失去现役航母意味着俄罗斯将丧失重要的展示平台。当印度考虑采购新型舰载机时,俄方再无法用实战数据证明装备可靠性。这给法国阵风M和美国F/A-18E/F创造了可乘之机,更可能动摇印度对俄制苏-57舰载版的信心。
目前,锈迹斑斑的库兹涅佐夫号仍停泊在摩尔曼斯克第35修船厂。它的去留不仅关乎一艘军舰的命运,更牵动着俄罗斯海军的发展战略和国际军贸格局。在军费吃紧的当下,俄军方必须权衡利弊,做出艰难抉择。无论最终决定如何,这艘承载着历史与梦想的钢铁巨舰,都已写下俄罗斯海军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
发布于:天津市简配资-配资查询官网-散户配资网站-实盘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