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发布的《2025年全球智慧城市指数报告》涵盖146个城市,聚焦住房可负担性挑战,评估城市技术与基础设施在健康安全、 mobility、活动、机会和治理五大领域的表现。
住房可负担性成核心关切,146个城市中110个有至少半数受访者将其列为优先事项。都柏林、温哥华等城市约90%受访者关注,中东的AlUla、迪拜等约80%受访者认同。当前住房可负担性低于2007-08年金融危机前泡沫时期,高利率、通胀、能源成本上涨及供需失衡加剧问题,限制性 zoning 法规和监管壁垒在美英等国尤为突出,且影响已从低收入家庭蔓延至中产阶层,制约劳动力流动。
移民流入、疫情“甜甜圈效应”(郊区偏好上升)及气候变化(推高保险成本、影响选址)也加剧住房问题。解决需多管齐下,如完善公共交通、推进高密度开发、简化审批、结合公私资本等。
排名方面,苏黎世蝉联榜首,奥斯陆、日内瓦紧随其后。中东城市表现亮眼,迪拜升至第四,阿布扎比第五。亚洲城市中,北京、上海分列14、15位,新加坡第九。新增6个城市,排名较稳定,仅卢布尔雅那从32跃至16,台北从16降至23。
评估基于居民感知,结合近三年数据(权重2025:2024:2023=3:2:1),按城市人类发展指数(SHDI)分组评级(AAA至D)。报告为城市提升提供方向,强调平衡发展与住房可负担性的重要性。
展开剩余82%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发布于:广东省简配资-配资查询官网-散户配资网站-实盘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