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孩子在学习中国历史时,或多或少都会感叹:中国历史太长了,有上下五千年呢。如果有机会让孩子们重返历史现场,亲眼看见课本上写的知识,那一定会记忆深刻。趁着暑假,海鸥班的四位小伙伴们,一起结伴前往陕西和山西游学,亲身感受华夏历史的厚重。
第一站:壶口瀑布 南泥湾
第一天的行程,我们前往壶口瀑布参观。壶口瀑布位于秦晋峡谷南段,瀑布两岸分别是陕西省和山西省。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壶口瀑布还有8大奇观,分别是水底冒烟、旱地行船、霓虹戏水、山飞海立、晴空洒雨、旱天惊雷、冰峰倒挂和十里龙槽。明代人惠世扬的诗句“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
展开剩余94%正是对壶口这一景象的真实写照。瀑布景色极为壮观,滔滔黄水倾泻而下,激流澎湃,浊浪翻滚,水沫飞溅,烟雾迷濛,狂涛怒吼,声震数里。同学们都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他们张开双臂,尽情迎接瀑布撞击巨石产生的水幕,不断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离开壶口瀑布,我们驱车前往南泥湾。脍炙人口的红歌《南泥湾》正是以这里发生的变化为创作背景。这里曾经地广人稀,土地贫瘠。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mews.123.gs.cn动。经过三年的改造,南泥湾“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第二站:杨家岭革命旧址我们前往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在景区大门的左侧,就是曾经的语文课本里《杨家岭的早晨》描绘的那片毛主席曾经亲自耕种过的小菜地。我们来到的时候正好就是早上,金灿灿的阳光照射着这片菜园子,同学们兴奋地描绘着毛主席亲手拿着水瓢浇灌着小菜苗的画面。
不远处的山坡上就是毛主席、周恩来和刘少奇等领导人曾经居住过的窑洞。看着由泥土修筑而成的墙面,窑洞里面简陋的陈设,孩子们不禁感叹我们的领导人当年是克服了多少困难才换来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在山坡下的,有一座被苍柏围绕的中西结合的建筑,那就是著名的中央大礼堂。中共七大会议在这里召开,确立了毛泽东作为中共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并发mews.am.sh.cn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路线和方针、策略,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如今的中央大礼堂还原了七大召开时的会场布置,鲜红的旗帜,振奋人心的口号,在讲解员的循循解说中,同学们都沉浸在当时的会议振奋人心的氛围中。
景色一览
景色一览
第三站:西安城
第三天,我们走进西安城。西安,作为一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演绎了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个文化地标,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岁月长河中的绝代风华,流淌着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王朝在这里由盛至衰,起承转折,华夏文明在这里走出一条崛起之路。这一次,我们也将走mews.6061.sh.cn进中华文明最璀璨的一段,回望历史,欣赏最具活力的艺术,学习最影响中国的历史,也从大唐的开创、确立、鼎盛和衰落中获取历史启示。
到达西安的第一站,我们首先前往高家大院欣赏陕西传统皮影戏桥段-卖货郎。伴随着古老的观众方言唱腔,布幕上投影出的皮影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虽然戏里的情节孩子们可能无法理解,但是当卖货郎抽烟时,屏幕后也同时升起的一缕烟,让同学们看得入神,连连发出赞叹之声。
离开高家大院,我们走进回民街,品尝西安当地的小吃镜膏,甑膏和酸梅汤。清朝有诗云:“柳荫槐下清昼长,镜糕担子亦生香”。写的就是我们品尝的镜膏。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座流光溢彩,古雅雄健的城楼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西安钟楼。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建于明太祖mews.qianqian.sh.cn洪武十七年。位于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楼分两层,下层为一重屋檐,上层有两重屋檐,四角攒顶覆盖碧色琉璃瓦,各层有斗拱凿景彩绘,四周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钟楼的设计构造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同学们都忍不住纷纷要求在钟楼前拍照留念。
第四站:西安明城墙
第四天我们正式深入探索西安明城墙。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mews.dfmg.bj.cn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城墙主楼共有四个大门,分别为永乐门,长宁门,安定门,安远门,取前面四个字合成长安永安之意。我们从长乐门进入城楼,沿着逾千年历史沉淀的石板台阶登上城墙上。城墙上视野开阔,颇有“城区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气势。
古长安城由上百个被划分得方方正正的“坊”组成,合称长安城108坊。从城墙下来后,我们来到其中的永兴坊参观。永兴坊原为辅佐李世民创立贞观之治的魏徵的府邸,如今已经被改造为陕西非物质文化展示景点以及关中美食街。我们在这里品尝了驰名的肉夹馍,果然比我们在深圳吃的要更美味呀!
下午我们到达了慈恩寺。远远地我们就能看见一座巍峨挺拔的古塔屹立在古柏树中,这就是西安的地标-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大雁塔。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教的建mews.ycyzg.js.cn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中国化的典型物证,是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每个来到这里参观的游人都会和大雁塔前的玄奘法师像合照留念,纪念他不远万里,克服重重困难从天竺取回西经的传奇。
面向玄奘法师像的方向,便是如今西安游人最多的景点-大唐不夜城了。大唐不夜城的中轴景观大道是一条约1500米横贯南北的中央雕塑景观步行街,其上分布着盛世帝王、历史人物、英雄故事等九mews.xnjy.qh.cn组主题群雕,立体展现大唐帝国在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地位并彰显大国气象。到了华灯初上时,这里灯光璀璨,光影中的仿古建筑气势恢宏,越到晚上的时分越是热闹,游人接踵摩肩,置身其中仿佛大唐盛世再现。我们观看了包括贞观之治和大唐密盒等几个表演,同学们实在是太疲惫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第五站:小雁塔 兵马俑
第五天,上午我们走进 “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参观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及西安博物院。“上元庙会张佳彩,雁塔晨钟作梵声”。描写的便是小雁塔。小雁塔坐落在唐荐福寺遗址内,乍看一看小雁塔不如大雁塔雄伟,可是细看便能高手到小雁塔的秀丽。导游mcws.zjj.sh.cn讲解了小雁塔的一些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离三合”,后经研究发现,古时候的建筑师根据西安地质情况将塔基用筑成一个半球形,即使发生地震也能使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象“不倒翁”一样,虽历经数十次地震,仍屹立不倒,不禁令人叹服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筑技艺。
深入荐福寺的园林,我们走到了西安博物院。西安博物院以“古都西安”为题,以西安作为13王朝的古都、一千多年建都史为主线,以历代文物的展示为基础,突出反映西安的都城发展史和都城社mcws.b2b.cq.cn会生活状况,分为“千年古都”和“帝都万象”两部分。我们看到了唐代大明宫的鎏金铜铺首,汉代的龙纹空心砖,元代的玉麒麟,清末闫甘园的辋川荡舟图,可惜的是镇馆之宝-唐代三彩胡人腾空马外借展出了。通过参观西安博物院,我们对西安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下午,我们终于要到兵马俑参观了,同学们的心情都非常激动,迫不及待地用完午饭便乘车出发奔向临潼。这里或许是今天的陕西名气最大的一个地方,它一经发掘就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因为秦始皇兵马俑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都完全可以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是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秦始皇登基时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皇陵,古时帝王贵胄入葬时,一直都有人殉的恶习,经丞相李斯力谏秦始皇才同意以陶俑代替活人殉葬,这才有了陶制兵马俑的诞生。我们走进秦始皇兵马俑展mcws.123.gs.cn厅,同学们都为两千年前这支地下军团惊叹不已,他们千人千面、各不相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即便相隔千年,他们身上艳丽的色彩已经脱落,但依然军容严整,气势磅礴,一下子就能把人代入到那个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场景中。
当初的兵马俑全身都有鲜艳的彩绘,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失,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也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所以我们现在能参观的兵马俑1,2,3号坑其实只是整个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要等同学们长大后研究出科学的方法,保护出土的兵马俑颜色不退却,到那时候更多兵马俑的秘密才会向世人展示。
第六站:司马迁祠
最后一天的旅程,我们首先前往韩城参观司马迁祠。同学们认识司马迁,大多是因为他耗尽一生呕心沥血编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墓建在高岗之上,要登上九十九级台阶才可以到达。墓上由一棵古柏树,柏树有5条分支,人称五子登科柏。同学们在柏树下默默许下了心愿,希望将来也能学业有成。
离开西汉太史公祠,我们奔赴鹳雀楼,感受王之涣笔下《登鹳雀楼》的开阔视野。
鹳雀楼位于山西运城市辖内的永济市,是一座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傲立于黄河东岸边。原址于1222年已被战火烧毁,我们今天看到的鹳雀楼是2002年根据史料记载的原型还原而建成的。登上鹳雀楼的顶层,果然可见如王之涣所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要看到更远处的景色,果然要“更上一层楼”啊,只见黄河咆哮奔腾而来,远处的连绵起伏的群山,不禁使人心胸开阔。这首诗同学们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只有亲临黄河畔亲眼看见如此豪迈的黄河奔流景色,才能和诗人当时的创作心情产生共鸣,也才能感受诗词背后更深的含义。
行程的最后一站,我们参观了同样位于运城的关帝庙。关帝也就是关羽,由于他的义气干云,英勇诚信,在他去世以后,民间尊称他为关公。由于关羽一生南征北战,他的英勇事迹也流传大江南北,他的高贵品格也受到整个汉民族的广泛认可,所以信奉关公已经成为了整个民族的社会群体性共同信仰。
旅行的意义
一周的陕晋之旅完美结束了,虽然路途疲惫,但是大家都赞同这次的游学收获满满。从西汉司马迁编著史记,到东汉末年刘关张桃园结义,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到大唐兴衰,再到近代红军万里长征,毛主席带领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穿越古今,满眼皆是中华五千年璀璨的历史长河。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负韶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发布于:安徽省简配资-配资查询官网-散户配资网站-实盘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