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南通,桂香沁人,思潮涌动。10月11日,一场聚焦人工智能与美术教育深度融合的学术盛会——“AI+艺术:重塑与共生——2025第一届江苏省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拉开帷幕。来自江苏省内高校的美术教育专家、一线教师与优秀论文作者齐聚一堂,以“AI赋能”为钥,共同解锁美术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可能,为江苏高校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能。
开幕式上,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江苏省学校美育教指委主任、江苏省学校美育协会会长李金泉表示,研讨会主题鲜明、视域广博且结合实践紧密,契合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精神,也与江苏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学科研和创新实践紧密结合。并表示本次研讨会“AI+艺术:重塑与共生”的主题精准道出了AI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建设发展和高校艺术教师能力素养提升的方向路径。李金泉作为分管和服务全省学校美育工作的负责人,诚挚建议各位专家、学者、教授深入交流,各高校以此为契机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广大师生把握机遇、主动融入,积极投身“AI+艺术”行动实践,促进江苏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和艺术创新实践高质量发展。
展开剩余61%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徐骏代表南通大学致欢迎词,他指出,南通大学自1912年由张謇先生创办以来,始终秉持“祈通中西,力求精进”校训,在美术教育领域深耕不辍,既传承“蓝印花布”“板鹞风筝”“仿真绣”等非遗技艺的文化根脉,又积极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创新路径。当前AI技术重塑艺术创作与教育模式,举办此次研讨会既是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南通大学推动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为江苏省高校美术教育创新注入新动能,打造“技术与审美共生”“传统与创新共生”“高校与行业共生”的新生态。
江苏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二级调研员许李军宣读本次研讨会优秀论文名单。在全场热烈掌声中,颁奖环节有序开展,领导嘉宾为优秀论文作者代表、入选论文作者代表颁发证书,表彰他们在美术教育创新研究中的突出贡献。
开幕式后,研讨会进入核心交流环节,五位国内顶尖专家的主旨发言与四位优秀论文作者的实践分享,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盛宴。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平指出,本次研讨会围绕“AI+艺术:重塑与共生”主题,从理论前沿到实践探索,从课程改革到评价体系,全方位、多维度探讨了AI时代美术教育的创新路径,达成了三点重要共识:一是AI是美术教育的“赋能者”而非“替代者”,需坚守人文内核与技术创新的平衡;二是美术教育融合发展需加强“高校—政府—企业”协同,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三是美术教育评价需兼顾“数据量化”与“人文关怀”,避免陷入“唯技术论”误区。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江苏省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更明确了AI与美术教育融合发展的方向路径。未来,南通大学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加强与省内高校的协同创新,推动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为江苏省乃至全国高校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通大力量”。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苍微)
发布于:北京市简配资-配资查询官网-散户配资网站-实盘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